海砂屋
在1991(民國80年)年6月25日之前,尚未制定相關規定,在此時空中,大家對於氯離子的含量對建築的影響,普遍不太了解。
也是這在這階段,陸續地發現俗稱的海砂屋狀況,建築法以及相關部門才開始重視氯離子的含量標準。
海砂屋
在1994年7月22日,制定了標準0.6kg/m3(一般環境),0.3kg/m3(所處環境須作耐久性考量者)。在此為分界點,所建築的不動產,都必須要按此規範標準。
在1998年6月25日,更制定了更加嚴格的標準。0.3kg/m3(所有環境)。
台灣因早期的規範無考量到氯離子對於建築的影響,因此有不少建築發生的不堪使用的狀況。
越新的房子,發生的機率越低。
一般嚴重的海砂屋,可能在10左右就會嚴重腐蝕,發生明顯的水泥剝落,鋼筋外露的狀況。
也有些大樓,雖然過高,但實際上卻無明顯的狀況,只能說各案不同,發生的狀況也不盡相同。
海砂屋(氯離子過高)在不動產買賣中,其實也蠻常見的。
尤其台灣北部地區又屬於多雨的區域,雨水中也會有少許氯的含量,海邊更是明顯。
老舊房子的氯離子含量幾乎無法達到87年的標準。要通過83年的標準,也很難。
早年的建築觀念,並沒有海砂的嚴重觀念。
加上台灣北部地區的常年多雨侵蝕,許多老舊房子很容易就會超過標準。
氯離子過高的狀況,後來政府也都有提出相對性的改建補助辦法,對於改建相對有優勢。
氯離子檢測是會打銅板大小的洞,再由專業的檢測公司檢測,出具數據。
氯離子過高,並非不能夠買賣,只是有些買賣會隱瞞此瑕疵,造成購買者的損失。
在房價慢慢高漲的年代,可能不會有損失。
但在房價低迷或平緩時,未來就會產生價值的損失。
其實,對於81年前,因為尚未制定標準,因此並不能以現在的標準來做依據。
不少老舊的房子,因為檢測需要打洞,所以大多數屋主並不願意做氯離子檢測。
看現況來說,如果嚴重的氯離子過高,大概很難會超過20年,而沒有水泥剝落的。(有些不到10年就有嚴重水泥剝落)
超過30年,也大概需要考慮改建的問題,雖然很難,但房屋還是有一定的壽命,越是老舊越是需要開始重視改建的議題。
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